2014年全国两会,指2014年3月上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召开时间:2014年3月3日-13日
召开地点:北京
会议议程: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重视原因: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两会,执政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将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政府决策。起跑决定后程,新一届中央政府将交出首份“答卷”,牵动百姓目光。
回顾并总结了2013年政府工作情况,汇报2014年政府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
意义:在国家「体改委」撤销十年之后,中央最高层面再设改革专责机构,显示新一届领导人改革的强烈决心。
领导者:由习近平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和张高丽担任副组长
完善国家安全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制度和机制建设,确保国家综合安全。
意义:借鉴美国和俄罗斯经验之举,统筹国家对重大安全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是关系国家综合安全的重大举措。可能对反恐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领导者:由习近平挂帅,李克强和张德江担任国安委副主席
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好、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抓好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