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前阵子,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投资一种名为“选择性分离烧结(SSS)”的新型3D打印技术,由获得NASA原位材料挑战赛的BehrokhKhoshnevis博士负责开发。近,NASA又透露说,他们同时还着眼于另一全新的3D打印技术。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有一组技术专家一直在研究名为“气溶胶喷射打印”(又名直写制造)的3D打印过程。这项技术已经由总部设在新墨西哥阿尔伯克基的Optomec公司带头研发,非常适合制造高性能电子元件,并可为NASA研究人员提供更高密集度的电子件。
气溶胶喷射技术与常见的FDM(熔融沉积成型)打印机略有不同。虽然也是层层堆叠构建组件,但是整个过程使用载气和打印头,共同将金属颗粒的气溶胶沉积到打印床表面。气溶胶喷射打印兼容少数几种金属材料,包括银、金、铂和铝,甚至可以沉积聚合物和其它绝缘体。这种独特的3D打印技术可以成为太空和地球上许多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尤其适于制造NASA的探测器组件,不仅体积更小巧,而且布局更密集。
NASA希望借助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更快、更地打印出体积更小巧、形状更独特的检测器组件。这些紧密组装的内部元件被地连接,构成电路板,整个制作过程确保没有多余的空间,不多浪费一秒。这种3D打印技术能实现10微米宽度的沉积,对于传统电路板制造工艺而言是前所未闻的小尺寸。通过这项研究,戈达德研究小组计划重新定义电子组件制造方式,旨在更短的生产时间内实现更高的可靠性。
“一旦成功,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将定义一种全新的密集型电路板生产方式,可优化电子组件性能和相容性,”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技术专家贝丝•帕克特解释说,“此外,气溶胶喷射打印能大幅节省生产时间,从原来的一个月缩短到一两天内完成。”
尽管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似乎是制造检测器组件,但是NASA其他相关应用也能因此受益。不久的将来,这项3D打印技术还可打印天线、线束,以及其他直接用于航天器的硬件。迄今,帕克特和她的团队已经打造了3×3英寸的陶瓷板,内置四个耐辐射数模转换芯片,与3D打印银墨相连。虽然戈达德小组确认了气溶胶喷射技术的潜在用途,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在典型飞行条件下试验打印组件。以航天应用为目标,研究人员目前仍在观察该独特打印过程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